貴州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重點七
編輯整理: 貴州自考網 發表時間: 2018-08-26 【大 中 小】 點擊數:
第七章 為創建新中國而奮斗
本章重點
1、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國內三種建國方案和兩種命運的較量。
2、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政府的戰場較量:戰略防御、戰略進攻、戰略決戰。
3、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三大經濟綱領,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總路線和政策。
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格局: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共同綱領》。
5、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和經驗。
本章提示
中國共產黨為和平民主而做的努力以及蔣介石的背信棄義。
重要考點講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斷
1、抗日戰爭勝利后的國際格局(1)德、日、意戰敗,英、法嚴重削弱,美國開始稱雄。社會主義蘇聯戰后得以較快地恢復和鞏固。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多國建立;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在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的影響顯著增長,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發展。(2)歐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蘇兩極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陣營的對立。
2、三種政治力量和三種建國方案: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
3、重慶談判: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在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的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
4、重慶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在重慶開幕。參加會議的有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黨及社會賢達代表38人。會議通過了政府組織、國民大會、和平建國綱領、憲法草案等五項協議。
5、較場口慘案:國民黨制造的破壞和平的事件。1946年2月10日國民黨破壞進步團體在重慶較場口舉行的“慶祝政協成功大會”,李公樸、郭沫若、馬寅初及新聞記者等多人被打傷,逮捕數十人。

貴州自考網聲明:
1、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考試信息以省考試院及院校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2、本網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轉載,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郵箱:952056566@qq.com
貴州自考便捷服務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貴州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貴州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類學習微信公眾號
- 熱點文章
-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