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章重點復習內容
編輯整理: 貴州自考網 發表時間: 2021-03-12 【大 中 小】 點擊數: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本章重點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
2、新時期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進程。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
4、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體系。
5、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和改革開放的深刻歷史啟示。
本章提示
了解中國特色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重要考點講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斷
1、平反冤假錯案:從1978年底到1982年底大規模進行,290多萬名干部的冤假錯案得到了平反和糾正。其中包括為年“天安門事件”、“反擊右傾翻案風”等重大錯案平反;為劉少奇徹底平反并恢復名譽;改正了錯劃右派分子的案件等。
2、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四個堅持”)。
3、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二個歷史決議: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結論。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
4、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國民經濟的調整: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提出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開始糾正前兩年經濟工作中的失誤,清理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影響。是我國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轉變,也是改革開放的前奏。
5、 “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1978年安徽、四川最早開始。·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1980年5月,鄧小平發表《關于農村政策的談話》,肯定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并在全國各地逐漸推廣。·“統分結合”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促進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1983年10月,中央作出決定,廢除人民公社,建立鄉(鎮)政府作為基層政權,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

貴州自考網課程中心
貴州自考網聲明:
1、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考試信息以省考試院及院校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2、本網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轉載,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郵箱:952056566@qq.com
下一篇:暫無
貴州自考便捷服務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貴州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貴州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類學習微信公眾號
- 熱點文章
-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