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法:制度與技術的博弈
編輯整理: 貴州自考網 發表時間: 2018-05-24 【大 中 小】 點擊數:
就在中國正式實施電子簽名法、為電子商務配備加密鑰匙的時候,山東大學一位教授宣布破解了計算機加密算法,從理論上證明當今計算機的加密編碼存在漏洞。
盡管有人反復說明,理論計算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目前的計算機加密技術仍然是可靠的。但是,這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仍然為電子商務的可靠性投下了陰影。
電子簽名法就是在面對計算機網絡漏洞的前提下,通過法律手段確認電子商務的法律效力。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電子簽名法承認了電子商務的合法性,確定了電子商務數據證據的范圍,賦予了電子商務認證服務管理機構法律地位,為開展電子商務認證服務管理提供了依據。
然而,在不斷出現的新技術面前,電子簽名法既不能堵塞所有的技術漏洞,也不能保證所有的電子商務活動都是真實客觀的。電子簽名法的意義就在于,將客觀事實通過法律規定轉化為“法律事實”。盡管在有些時候,客觀事實并非如此,但只要符合電子簽名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規定,仲裁和司法機構就可以對電子商務的法律效力加以確認。這是法治社會解決問題的通常做法。
在西方一些國家,網絡交易十分普遍,電子簽名的認證系統十分先進,在電子銀行,電子簽名的審查只需要數秒鐘的時間,而且由于各個金融系統認證體系相互兼容,所以,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而在我國,由于電子商務數量有限,各個交易機構系統不兼容,所以,在短期內電子簽名法的價值很難體現。對許多網上購物的消費者來說,小額交易并不需要借助電子認證服務系統,而大額交易往往采取面對面的談判方式,進行實物交割。不過,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電子商務交易方式。
這樣一來,電子認證服務系統會不會成為新的壟斷瓶頸呢?從法律上來說,凡是具備開展電子認證服務的企業都可以從事這項業務。但歷史證明,凡是需要國家專門審批的經營活動,有可能會存在效率低下、收費過高的問題。盡管信息產業部在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制約因素作出了規定,但誰又能保證在未來的電子商務發展中,為了解決電子簽名的真實性問題,所建立的電子認證服務管理系統不會影響到電子商務的整體快速發展呢?
電子簽名法只是為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提供一個法律上的思路。在與網絡技術賽跑的過程中,法律不能夠也不需要對可能出現的所有技術問題作出規范,電子簽名法只是在現有的技術框架內,通過確認電子數據,承認電子認證的法律效力,為可能出現的電子商務糾紛提供證據上的幫助。從根本上來說,要想提高電子商務的可靠性,不能依賴法律,而應當發展技術。
電子簽名法,體現了法律制度與現代技術之間的博弈。但是,在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法律制度總是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電子簽名法也是如此。面對日益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我們不能企求法律解決所有的問題。只希望在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法律能夠提供相對快捷的解決方式,促進社會財富的流動。

貴州自考網聲明:
1、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考試信息以省考試院及院校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2、本網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轉載,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郵箱:952056566@qq.com
貴州自考便捷服務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貴州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貴州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類學習微信公眾號
- 熱點文章
- 常見問題